2020-08-12
在彩色印刷中,稿件的色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彩色印刷时,应重点对原稿色差进行校正。彩印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色差、分层不足、颗粒较多等,印刷技术人员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彩色印刷原稿,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彩色印刷中如何处理稿件的色差
通过原三色密度对比度测量和三色密度对比度测量以及三色密度曲线的描绘,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原音调的真实情况。彩色印刷复制过程中最常用的密度范围划分方法。它将原稿和复制品的整个密度范围分为四个部分,即在亮点(白场)和暗点(黑场)之间划分整个密度范围,分为亮色调(也称高色调)、中色调和暗色调三个阶段,小于高光点密度的面积为称为极高的光。还有五个部分划分了密度范围,即除上述四个部分外,密度高于暗色调的区域称为极暗。
在对稿件色彩质量的分析中,如果稿件的三种颜色密度和对比度基本相同,则说明稿件没有色彩投射,色调基本正常。如果色调完整,层次丰富,分布合理,即使总对比度稍有不同,也可以算是正常的原作。根据正常的颜色误差数据,可以对颜色再现进行校正,重点是灰度级的再现。
如果原作的三色密度不同,就说明它偏向于某个色系,但三色系的对比度基本相同,这是一种均衡的色系投射,大多是由色雾引起的。这种色铸草稿一般有更好的色调层次。您可以改变分色画面的高低键三色网点记录设置,并配合中间色调等级的调整,使三色版画面达到满刻度色调,实现灰度平衡再现。消除图像的色差。但最好设计一条渐变复制曲线,根据三色密度曲线调整三色灰度平衡,使全色调色调得到均匀校正。
若原稿的高光三色密度基本一致,只有暗调端的三色密度不同,密度反差也不等,在中至暗调表现明显偏色。暗调层次略有损失,中高调层次正常。可以改变分色图片暗调三色网点记录设定,或附加某色的全调底色去除(只对混合复色有作用),来消除三色记录图片在暗调端的偏色。最好也由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调整灰平衡的三色层次复制曲线,能按准确数据纠正其偏色。
如果彩印原稿三色密度曲线是交叉的,其图像色调偏向于一种颜色,而暗调端则偏向另一颜色,这是感光片本身三色平衡失调而造成的交叉偏色。其各级阶调层次都不良,在扫描仪或分色机上直接用改变三色层次调整与记录设定来纠正其偏色就不容易,必须依据其三色密度曲线,推导设计出精确的调整灰平衡三色层次复制曲线,指导其三色层次调整与记录设定,方能使其复制效果稍有改善。偏色密度差距在0.2以上者,一般就很难矫正复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刷品出现变色的问题。画册、书刊、报纸、年画、广告画等印刷产品,在阳光、灯光的照射下,通过油墨色料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能呈现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颜色。引起印刷品变色有多方面的因素,纸张的酸碱性、油墨耐光性、温度、印刷色序安排等方面都可能造成印刷品褪色。
上一条: 彩印包装中如何做好色彩搭配
下一条: 浅谈手提袋印刷注意事项介绍